Monday, September 29, 2008

送花


  和朋友一起逛超市,走到賣花的攤位,我們都覺得花好美,應該買幾朵。花美,如果有人送該多好!聊著聊著,我想起,似乎還沒有一個男人,曾經送過花給我。她反問我,這句話是真的嗎?我說絕對不騙人,她說,如果妳的答案,真的那麼肯定,妳應該反省妳自己。
  唉!不知道我週遭所認識的男人,都那麼不浪漫,還是我的確如此不吸引人?自省結果,好像是應該檢討一下。高興的時候,我大聲笑,從來不會用眼睛,默默傳達淺淺的笑意;悲傷的時候,也不懂得把它深深埋藏在心底;生氣的時候,火藥味就直接寫在臉上;有些話語該拐彎抹角,我直直地就說出了口。個性不夠迂迴與圓融,加上有點牛脾氣的固執,總而言之,就是缺乏男人心目中,嗲聲嗲氣的溫柔,沒有女人味,誰願意送花給這樣的女人?
  朋友說得對,我的確應該反省自己。
 

Saturday, September 27, 2008

鳥園記趣

(2008/09/27)
一群專家在哥斯大黎加訂立了一個拯救珍稀鳥類的策略,以拯救在哥斯大黎加為數約兩百隻、全球三千八百隻的大綠鸚鵡。圖為二十六日在哥斯大黎加的Rio Segundo de Alajuela中一個圈養繁殖中心裡幾隻被列為瀕危的大綠鸚鵡,緊靠著彼此站在一起。(美聯社)

註:
  今天在中國時報網站上看到以上這條新聞,這麼可愛的照片,讓我馬上聯想到我女兒大三那年的暑假,到哥斯大黎加鳥園當義工的情景,當時,我寫了一篇「鳥園記趣」,現在把它貼在我的部落格,讓大家也一起體會一下她當年養鳥的經驗。以下三張照片,就是她在鳥園拍的,這些鳥都是她的寶貝。




  去年暑假,女兒到「哥斯大黎加」的農場當義工。這是「國際學生義工組織」和各大學合作,舉辦的活動之一。學生可以藉著活動,到海外學習,也可以趁著假日,貢獻心力,幫助當地社區需求。因她主修生物工程,所以選擇與生態保育有關的活動。
  澳洲、非洲、南美都有生態保育的項目,學生可以選擇喜歡的國家前往。哥斯大黎加的生態保育又分蜂鳥、海龜、鸚鵡等好幾個小組。
  女兒分發到金鋼鸚鵡(Macaw)組。她工作的地點,在農村一個以金鋼鸚鵡為主的鳥園。金鋼鸚鵡是哥斯大黎加的國寶。野生金鋼鸚鵡,棲息在熱帶雨林,體型大,色彩鮮明豔麗。因為珍貴,就有人想盡辦法獵捕、盜賣。許多非法走私的鸚鵡,被專家發現或被海關查扣沒收,就送到這個鳥園。鳥在這邊重新學習野外求生能力,等到能夠獨立,再野放回大自然。這個鳥園,說穿了,就是個「落難鳥」收留中心。
  鸚鵡,本來是很普通的鳥類,現在有許多品種已瀕臨絕種。數量與日俱減的主因:一是森林遭採伐,其棲息地逐漸喪失,二是人類捕捉飼養。有些不肖商人出高價收購,更助長盜獵之風。
  除了金鋼鸚鵡,鳥園中還有各類珍禽,包括非洲灰鸚鵡、犀鳥、火雞等,大都是瀕臨絕種的品種。
  鸚鵡組的成員來自英國、加拿大和美國,他們都是生物科系的學生,有人利用暑假修學分,有人當義工,幫忙蒐集研究資料。
  金鋼鸚鵡非常聰明,只要健康,都可以在園中自由飛翔。農場很大,鸚鵡可以活動的範圍很廣。白天,牠們會飛到鄰近的農家兜風,傍晚時分,學生們就得出去找鳥。找鳥的方式很特別,他們在附近的農家繞一繞,大聲叫「Macaw! Macaw!」,鸚鵡就會飛回鳥園。也許鸚鵡真的那麼聰明,能聽得懂人語,也許鸚鵡只是餓了,聽到人的叫聲,知道開飯時間到了,趕緊回來填飽肚皮。
  暫時棲身鳥園的金鋼鸚鵡,離回歸到自然棲息地的雨林,尚需一段時間,但牠們在這兒,可以無拘無束到處兜風,過的可算是高品質的生活了。
  金鋼鸚鵡喜歡親近人。有一回,女兒爬到一棵大樹,鸚鵡看到她在樹上,也整群飛過來湊熱鬧。除了人類,牠們和園中其他動物也相處融洽,園主的狗「阿福」,就是鸚鵡的好朋友。清晨五點,鸚鵡就「阿福!阿福!」叫不停,低沉吵嚷的音色,就是最好的鬧鐘。只要鸚鵡開口叫阿福,學生們就知道該起床了。
  鳥園中,仍有一半的鳥被關在籠子裡。這群鳥是園中的弱勢團體,最需要人類關懷照顧。籠中鳥,不是翅膀被剪過了的,就是體力孱弱,有些甚至曾遭受過虐待,不能自行進食。有一隻白鸚鵡,不肯進食,還不斷自拔羽毛,全身的毛都快被拔光了,這隻鳥被診斷出心理受傷,以致自殘。有隻出生不久的小犀鳥,是女兒的心肝寶貝,她每天餵牠吃木瓜,有了極深的感情。有天清早,鳥兒突然不能動彈,莫名其妙就魂歸西天了,可見照料稀有動物多麼不容易。要瞭解牠們的習性,還需要特別的愛心和耐心。
  女兒的工作,除了觀察鸚鵡的行為和反應,也包括餵鳥,栽種鳥食。播種,除草,耕耘,收割,全都一手包。鳥園的工作,讓女兒有不同的生活體驗。她在一封來信中提到:「這些煩重的瑣事,弄得我們疲累不堪,工作一天後,最期盼的,就是晚餐時間。我們吃的是農場種的蔬菜、水果,因為親手摘取,吃起來,感覺味道特別鮮美。這裡,除了收養的動物外,我還目睹許多野生動物,像變色龍、蜥蜴、青蛙、蟾蜍、珊瑚蛇,這些傢伙,大都是晚餐後,在浴室中與牠們不期而遇。」這封信,都是她的親身體驗,一點都不誇張。我收到這封信時,心中有點不捨,很難想像在浴室中碰到蛇及變色龍的情景。女兒卻很得意,她有這麼不平凡的經驗。
  女兒從哥斯大黎加回來,皮膚晒得黑黝黝,人也瘦了半圈,卻精神奕奕。她送我一本相簿,主角全是她照顧過的鳥兒,和她在鳥園中不期而遇的野生動物,大都可愛逗趣,也有幾張挺嚇人,像是毒蜘蛛、毒青蛙之類。鳥園的點點滴滴,讓女兒在大學最後一個暑假,有了彌足珍貴的回憶。

Friday, September 26, 2008

寧靜心湖


  朋友因車禍喪生,我去參加喪禮。
  朋友沉睡的臉很安祥。他的臉好像告訴我,塵世的紛紛擾擾何其多,唯有在離開的時候,才是真正的安寧。
  一張年輕的臉,如流星劃過夜空。
  我輕輕環抱他年輕貌美的妻,手牽著他年幼的孩子,心沉重,卻說不出半句安慰的話。
  逝者已矣,生者情何堪!
  「許多事明天將臨到,許多事難以明瞭」唱詩班的歌聲在空中飄,我再也壓抑不住憂傷,任它淚流滿面。
  我看不到他妻子的臉,她靜靜坐一旁,消瘦的背影,隱隱散發出剛毅果決的個性。她把憂傷與深情往內心深處藏,在年幼的孩子面前,她仍是快樂的母親。她不要孩子因父親的離去,而有異樣的感覺。她告訴孩子,爸爸已經到快樂的天堂。她側坐的背影,是一幅勇者與美麗結合的畫像,剛柔並濟,是溫柔的母親,也是堅強的女性。
  逝者已矣,生者情何堪!
  朋友沉睡的臉很安祥。他的臉好像告訴我,塵世的紛紛擾擾何其多,唯有在離開的時候,才是真正的安寧。

註:
  在整理舊檔案的時候,看到這篇很久以前寫的文章,忽然又心疼起那個美麗的她。這些年,她母兼父職,獨力撫養孩子長大。當年,兩個孩子,一個四歲,一個六歲,為了孩子,也為了忘不了她生命中的他,她放棄了有可能再造的姻緣,她的堅持,讓我由衷敬佩。雖然許久未聯絡了,我衷心祝福她。
  這是我到美國後,第一次參加喪禮,讓我無限感傷,一個青少年開車闖紅燈,就這樣奪去我朋友的性命,有時候我會覺得不可思議,美國為什麼要讓那麼多莽莽撞撞的孩子拿駕照。
  來美國久了,參加喪禮的次數,漸漸多了起來,朋友一個一個離去,有幾個是與病魔纏鬥一段時間,終於解脫,得到安息,但大多數朋友的離去,都
來得太突然,太不可測,像心臟病,腦中風,潛水,車禍,讓人不勝唏噓。生命是那麼短暫,那麼脆弱,那麼不可預期,也因此,我們當更加珍惜。
  逝者已矣,生者情何堪!蓓蒂、淑美、蘊芝、龍悅,在此,謹寄上我深深的祝福,願你們失去親人的傷痛,都已漸漸平息。  

Thursday, September 25, 2008

失而復得


  
  整理東西的時候,常常會有一些意外的驚喜。
  一張朋友寄來的小卡片,好像已經在記憶中消失,翻箱倒櫃時,突然看到那娟秀且熟悉的筆跡,於是朋友的笑靨瞬時在腦海中呈現;一個小胸針,是二十歲生日時,父親送我的小禮物,有一天它消失了,再也記不起放在那裡。大掃除,在某個抽屜的角落,意外發現它竟安然無恙地躺在那裡,小胸針頓時串連起消逝的時光,層層往事自心中泛起,我從鏡中的自己,照見父親當年那張青壯成熟又慈愛的臉。
  東西失而復得,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欣喜。

Tuesday, September 23, 2008

心痕倩影


  當風聲夜雨飄蕩之際,如海潮流動般觸動著你心緒的是誰?誰?是你最思念的女人?
  是母親!那異常清晰深刻,噂噂叮嚀的聲音,此時,是否已在你耳畔響起?看看山,看看海,看看天上流動的雲,什麼也別說。母親的偉大,就如那山、海和雲層。
  是情人?是那初戀的情人?你,請你輕輕閉上眼睛,俯耳靜靜的聽,那曾經海誓山盟,句句明澈動人的低語,是否如那不朽的樂章,又在你腦中激起?倒一杯醇酒吧!細細品嚐。就讓‧‧‧就讓時光暫時歇止。那纏綿縈繞心頭的情,也只有,只有自己,才能獨享!
  是紅粉知己?也許吧!雖無朝朝暮暮的相守,卻有心有靈犀的相知。她是最能體諒你的人,你悲傷,她的關懷及時到來;你失意,她會迅速稍來適意的鼓勵。像一杯濃郁香氣四溢的熱咖啡,瀰漫屋宇。飲下吧!記取它的馨香與餘溫,為這惺惺相惜的友誼!
  歲月無聲,緩緩前行。生活中有苦澀,亦有無限溫柔與甘醇。在流動的年光中,是誰?是誰激勵、推動著你?是誰?曾在你心版鐫刻永不磨滅的痕跡?
  思念吧!在瀟瀟夜雨中,騰出一塊冥想的空間,留給女人!

Monday, September 22, 2008

女兒的部落格

  
  常聽朋友提起,現在的年輕人,整天窩在房裡,守著一部電腦。我女兒也是電腦一族,有時從她房間走過,只看她兩眼凝視銀幕,呵呵大笑,有時她安安靜靜,我以為她在生悶氣呢!她卻說正與朋友聊天。當媽媽的我,有些時候,真的並不了解自己的女兒,她忙功課,我怕吵她,總不敢跟她多說幾句話,有時想多了解一些她所學的東西,問多了,她嫌煩,某些專業的東西,她也懶得解釋。
  女兒設了一個部落格,閒暇時候,我也經常點閱,讀她的部落格,多多少少讓我更深層了解一些她所學的東西,她看了那些書,她做了些什麼有趣的事。目前她在研究所研讀,主修Biomedical Visualization,她正在學做義肢,她把每次上課做耳朵義肢的過程都記錄下來,除了拍照,還詳加註解,看她那麼用心的記錄,我可以感覺到她很喜歡這門課。
  女兒大學畢業後,先到加大Santa Cruz 分校學了一年的科學繪圖,之後在舊金山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工作,這一年,她幫昆蟲學家Dr. Ross繪圖並整理資料,她住在教授山上別墅旁的小木屋,生活很優閒。教授年紀已經九十三,還是生龍活虎,經常在科學雜誌、期刊發表論文,也繼續在寫書,這種精神,讓我們非常敬佩。他教導女兒的,不只是科學繪圖的技巧與工作經驗,他傳遞的,其實是一種非常珍貴的人生哲學。
  春假期間,女兒到舊金山玩,特別去拜訪Dr. Ross,她把這趟金山之旅,寫成一篇小文,貼在她的部落格。文中,除了介紹教授的成就,還附上幾張生活照,有教授溫文儒雅的側寫,有她以前住過的小木屋及工作室,有教授珍藏昆蟲標本的實驗室,文短情長,看得出那是她在舊金山一整年生活的縮影,我看了非常感動,也推薦給親朋好友一起欣賞。
  以前我也曾經擔心女兒整天與電腦為伍,真不知道她在做什麼,現在,我閱讀她的部落格,我發現她文筆不錯,組織能力也很好,她用功學習,也樂意將她所學所知與朋友分享,她介紹好書給同學,搜集有用的資訊給對醫學繪圖或科學繪圖有興趣的人。我把她的部落格,當成一座橋,透過這座橋,我發覺我更親近她也更了解她。

你也可以參觀她的部落格,看看她所學的東西。
http://illustrationrevealed.wordpress.com/

拜訪老教授那一段,張貼於四月二十七日。
http://illustrationrevealed.wordpress.com/category/interviews/

Friday, September 19, 2008

趙寧在芝加哥的演講

趙寧演講 聽眾笑開懷

趙寧與芝城友人合影

 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四日,趙寧應「美中國建學術聯誼會」邀請,來芝加哥演講,當年,我擔任該會主編,和幾個朋友一起到機場接他,他的行程可謂一波三折。原訂上午十點三十分抵達芝加哥的他,因為明尼蘇達州大霧,飛機沒辦法起飛,臨時換了班機。原定班機在Midway 機場降落,臨時改到O’Hare 機場,我們去接機,只得兩邊機場東奔西跑,在機場等候八個多小時候,折騰到下午三點十分,趙博士終於在O’Hare機場出現。
  他一見到我們,隨即大聲嚷著:「我七點出門到機場,眼見大霧心頭慌,芝城聽眾不知有多少?茶房若失約總是不好,冷板凳苦坐心默念:冷靜沉著,盡其在我。」他就這樣在明州機場不斷地更換班機,苦候後補機位,堅持到最後一分鐘飛機起飛。
  由於班機延誤,原定三點半的演講會,延至四時開始,到達會場,他午餐都沒吃,隨即開講,這事令我印象深刻。
  昨天在「聯合新聞網」上看到張系國一篇懷念趙寧的文章,心中難免傷感,我想起當日接機的情景、他演講的神情,以及會後我們在餐廳相聚的種種,歡聲笑語彷如昨日,如今卻已天人永隔。
  趙寧當日的演講,芝加哥地區各報都做了大篇幅的報導,我自己以「茶房再度臨芝城,獨領風騷滿堂采,愛在心裡口常開,風生水起好運來」為題,為「美中新聞」寫了一篇。當我翻閱舊資料,再看看各家報社的報導時,我覺得這場演講,邱秀文為「中央日報」撰寫的「趙寧的EQ  芝城熱賣」寫得最好。
  借用好友秀文的文章,在我的部落格發表,讓大家一起回味一下當年的演說,也一起懷念趙寧。

趙寧EQ 芝城熱賣

邱秀文

  闊別芝加哥十六年之後,趙寧第一次重抵舊地。迎接他的是一場大霧和滿室等待撥開人生迷霧見天日的熱情聽眾們。
 大霧,使得班機延誤了七個多小時。趙寧,破霧而至,為霧裡看、聽「趙茶房」(趙寧的筆名)的聽眾們,揮去生活裡的迷茫。
  讀過趙寧作品的讀者,都知道他擅於創作打油詩、對仗句;以及運用中、西文學的典故,來表達他的幽默、諧趣,並對生活中的挫折、困境,製造四兩撥千金的效果。
  總之,讀趙寧,不沉重;聽趙寧,沒負擔。
  九月十四日,「美中國建學術聯誼會」在「芝加哥華僑文教服務中心」舉行演講活動,邀請趙寧擔任主講人,趙寧不改趙茶房的風趣本色,講題訂得活潑輕鬆:「愛你在心口常開」,告訴滿場約兩百位聽眾:如何熱愛生命與生活,如何心口常開。

● 生死悲歡一線間

  趙寧不愧是專攻大眾傳播的高手,將傳播的感染力由聽眾熟悉的景物開始散播。他亦詼亦諧地指出,人生好比台北民權東路的大馬路,一邊是情侶們喜歡停留在內談情說愛的「榮星花園」,令人感到充滿喜悅與幸福。另一邊是「台北市立殯儀館」,是充滿生死離別的陰陽之處。兩相對比,生死悲歡,宛如只有一線之隔。人,要跨越生、死,有時不過是一瞬間的事;要界分悲、歡,往往是一念之間的感受。
  民權東路上的「行天宮」、「恩主宮」,是善男信女冀求希望的香火鼎盛之地。在上天之前,人們雖然渺小平凡,卻不放棄對人生希望的企求,以希望來對抗生命中難以忍受的沉重,就如同轉個彎很快來到「松山機場」,機場是離別的地方,總令人留下若有所思的回憶,以及很難再呈現的相同的心境與情懷。
  要憑希望來面對生活,還是要以失落來感傷處境,趙寧說,人生散聚,似如秋天的雲彩,聚是偶然,散是必然,能夠相聚,雖然分離,都不過是平凡人生的境遇。儘管每一個人在種種境遇中扮演的角色不同,但是,能夠在平凡中坦然相對,並且時時將這份豁達真誠直接表現出來:「愛你在心口常開」,便是他自認最有效的方法。

● 桃花源就在身邊

  「是是非非萬萬千,勞勞碌碌幾時閒;恩恩怨怨付一笑,快快樂樂做神仙」,趙寧將自己平日朗朗上口的口頭語來形容化解是非、恩怨、勞碌的良方。他說:人永遠不知足,始終在尋找一個寄託理想的桃花源,而忘了自己目前所存在的環境,更因此沒有用心來體認這個環境裡的可貴之處。
  就像:在台灣時,羨慕美國;等到了美國,又覺得美國也沒什麼好,永遠是怨天尤人。不但如此,有時自卑,有時自大,找不到可以安身立命的平衡點。其實,這個世界上那有什麼好處全讓人佔盡?總不免有些缺憾,與其怨來怨去,不如自我培養:「萬事豈能盡如人意,但求無愧我心」的坦然樂觀。
  他舉例說,以前聽到:「有陽光的地方就有中國人」這句話時,內心總蕩泱起一種蒼涼的感覺,因為這意味著中國人四處飄泊,是揮之不去的中國大地的兵災與苦難。但是,任何事都有一體兩面。如果把這句話改成:「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陽光」,將生活調適得自在快樂,面對陽光,記取陽光的溫暖,而不要老是回頭看自己身後的陰影。凡事由正面去想,少計較得失,減輕心理的負擔,自樂樂人,自己快樂,也帶給別人快樂。心境平和愉悅,桃花源自然就在周遭。

● 十點十分與七點二十分

  信佛之後,趙寧更加感到生命的開闊與寧靜。他也越發將內心的欣喜化為日常行動,常向朋友說:「笑口常開,就是如來」的想法和實踐。他覺得中國人有很好的想像力和創造力,但欠缺幽默感。總是不能夠自我調侃,自己找台階下,變得容易耿耿於懷,斤斤計較。其實,這是和自己過不去,弄得自己不如意不開心。
  趙寧建議大家要學習將嘴角維持在「十點十分」─一張親切和善微笑的臉,而不要將嘴角停留在「七點二十分」─一張哭喪抱怨的臉。笑口常開的道理也來自:「浮生苦短數十春,黃樑夢醒了無痕;蝸牛角上爭何事,不開口笑是癡人。」的詩句,就是奉勸大家在短促無常的人生中,舒然自在,喜樂自如。
  話雖如此,趙寧表示,凡事總是說來容易做來難,唯有盡力嘗試學習,培養平靜安祥的心態。尤其是:心中有愛,目中有人,耳中有歌,笑口常開,勇往直前。少抱怨,多喜悅。如果生活中只有抱怨,那就會落到:「朝見苦瓜,暮見苦瓜,朝朝暮暮,苦瓜如故」的陷阱,跳不出自己加諸自己的煩惱了。
  感情的遭遇是人生的關口,在感情的道路上受到挫折和打擊的人很多。趙寧說,如果能夠將生活的哲學也用之於感情,不求回報地付出愛,毫無怨懟地付出情,將悲傷痛苦和失落,付之淡然,只記取美好,忘卻感傷,那就是:「至愛無悔、至情無怨、至痛無淚」,是生命高層次的超越。

● 人樂己樂天下大樂

  美國「哈佛大學」教授丹尼爾.高曼(Daniel Goleman)著作:「EQ︱Emotional Intelligence」,是最近台灣的暢銷書。這本「情緒智商」指出「EQ」甚至比「IQ」還要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─有些高智商的人事業無成,而智力平庸的反而表現非凡,這就是「情緒智商」─包涵自制力、熱忱、毅力、自我驅策力等力量的作用。
  趙寧以此書為例,勉勵大家將情緒與智慧結合,要做情緒的主人,不做情緒的奴隸。活在世上,能夠了解自己的心智,了解許多問題不在情緒本身,而是情緒本身及其表現方法是否適切。將正面的情緒運用得當,隨時肯定自己,鼓勵自己,同時將健康的態度散播給他人,人樂己樂,天下大樂。
  三句話不離所愛的打油詩,末了,趙寧獻詩給芝加哥地區的讀者們:「日落月昇,塵緣迷茫,只願聚多離少,幾許友誼,人人健康。夢與淚水都已變成力量,別忘,愛有多深,路就有多長,只要有一個明天,就有無窮力量。」
  秀才人情,詩短意長。趙寧並且長途跋涉,帶來另一份心意,他的新書:「趙寧 上台一鞠躬」,當場義賣,將所得捐給主辦單位做為基金。趙寧開朗瀟灑的情緒,不但流露在言談之中,也流露在他為買書的讀者簽名及提寫的打油詩中。「趙寧式EQ」隨著這次的演講,已經在許多讀者心目中蘊釀或萌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