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November 14, 2008

走進阿米族村莊

馬車是Amish的主要交通工具,他們過的是拒絕文明的生活

  到伊利諾大學看女兒時,我會順道往附近的鄉間走走,我常去雅可拉(Arcola)。由香檳(Champaign)上57號高速公路,往南約四十分鐘的車程即可到達。
  在小鎮的藝品店閒逛,偶爾會有意外的驚喜。有些芝加哥的百貨公司從來不陳列的精品,在這兒可以找到。不論是手工縫製的方塊被、布娃娃,或是原木家俱以及其他的木製工藝品,細緻中都蘊含著一股素僕的氣質,讓人愛不釋手。
  在雅可拉逛了幾家藝品店仍覺得不過隱,我就順著133號公路往西行,來到亞瑟鎮(Arthur)買花生醬、蜂蜜、起司、麵包、糖果,像個大鄉巴佬進城。可別笑我土,這些純粹手工製成的美食,都是本地農家特產,吃起來頗有媽媽親自下廚的味道。
  我沒有估算從雅可拉到亞瑟需要多少時間,在這兒,時間已經不那麼重要。在133號公路,只有走走停停,才能優閒的享受田園之美,必需放慢腳步,才能約略窺視這一帶居民的生活。
  遠遠的,我看見一部馬車迎面奔來,的答蹄聲從耳際飄過。不久,我又從車子的照後鏡瞥見一輛黑色馬車,緊緊跟在後頭。在綠油油的原野中,我這部日本小豐田,頓時顯得突兀。別說汽車與馬車截然不同,低頭看看自己的服飾,也明顯與此地的居民格格不入。不過別憂心,你只要知道這兒是阿米族(Amish)集聚的村落,了解他們過的是拒絕文明的生活,一切也就釋然。
  雅可拉及亞瑟一帶的阿米族以德裔為主,他們因宗教信仰而聚集,從1864年就陸續到此開發。如今,散居此地的阿米族,約有四千人左右,仍以德語為方言,沿襲著他們祖先一百多年前的傳統,以農業生活為重心。
  馬車,是這兒的主要交通工具。一部部馬車,馳騁在田野間,的確非常美。阿米族孩子十二歲就要學會駕馭馬車,一般家庭在兒子十六歲的時候,會送他們一部馬車當禮物,這份重禮,不知是否代表即將成人?
  光鮮豔麗的流行服飾,在這兒受到唾棄。阿米族的穿著保守而統一。他們嚴格限制布料的色彩,不印花,只穿純黑、藍色、深綠或棕色的衣服。年輕女孩和老祖母都穿同一式樣的著地裙裝,不化妝、不戴首飾,甚至連扣子都避免,外人只能從臉上的皺紋去揣測她們的年歲。男士未婚前,下巴光潔,婚後必需留鬍子,他們大都戴黑帽或草帽,穿素色上衣,配吊帶長褲。
  瀏覽雅可拉、亞瑟附近的商店,常見到瓦斯燈、煤氣燈擺在櫥窗,這可不是用來裝飾門面,它們是此地居民實實在在的生活必需品。阿米族不點電燈、不看電視、不打電腦、幾乎所有與電及機械有關的用品,都受到排斥。他們以瓦斯燃料來取代,冰箱、爐子都是燒瓦斯的。
  我閒逛至一所學校,僅有的一間教室,整潔擺放著幾張課桌椅,學校放假了,見不到半個人影。為了配合農忙的五月讓孩子回家幫忙,學期早在四月底就結束。這一區,有十二所阿米族學校,規模小者僅有一間教室,大的也不超過三間教室。每所學校有二名教師,都為未婚女性,一位負責一到四年級的教學,另一位則教五至八年級的學生。阿米族自有一套教育系統,只教宗教及一般科目,如數學、語文、社會等,不教與科學相關的課程。極少數的學生八年級以後,進入美國的公立學校就讀,但是大部份的學生完成八年的學業,就離開學校,或回到農地工作,或學些求生技能。
  對慣於接受文明洗禮的我們,孩子初中畢業就不再繼續升學,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,但是阿米族家長卻認為八年的學校教育,已經足夠讓他們的孩子面對農村生活,他們覺得家庭教育甚至重於學校教育。
  著名的伊利諾大學就在鄰鎮,電晶體收音機、試管中的微生物試驗、電腦網路系統...許許多多文明的產物,在此研究發展。伊大,每年都吸引無數學子,從全美及世界各地不遠千里而來。這些,對於近在眼前的阿米族青年,難道不會有一絲嚮往?他們內心可曾掙扎過?難道囿於宗教誡律以及保守的家庭觀念,就讓他們必需承受代代務農的生活?
  然而,時代的巨輪在轉。聽說,近二十年來,小鎮的風貌改變許多。阿米族在小鎮經營的事業,從小雜貨店到頗具規模的家俱行,生意皆日益興隆。許多農村青年,白天到小鎮工作,夜晚才回到農家,過起上班族的生活。二十年前,村民夏日忙於農事,等到嚴冬,才做些木工、手工為消譴,並零星貼補家用。今日,許多村民把縫製方塊被、木製工藝當成全職,日日生產,以應付外來觀光客的需求。
  大多數阿米族,都不反對遊客走進他們的村莊,做為一個觀光客的你我,也要尊重他們的生活。阿米族不希望遊客用攝影機拍錄他們的種種。你可以拿著相機拍馬車、農舍,但是不要去拍人(除非經允許),那是禁忌。對著迎面而來的馬車,記得,不可按鳴喇叭。
  離開雅可拉,循著原路回香檳,我又上了57號高速公路。此時,太陽以均衡的熱力照向伊州中部大平原,照在香檳、雅可拉、亞瑟這幾個比鄰而居的城鎮。陽光下,我驚異的發覺,素僕與文明,在這片莽莽草原中,竟能如此和諧相依共存,各自散放獨特的光茫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