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July 22, 2009

看電影「河流」雜感


 「芝加哥國際電影展」是很有名的國際影展,今年夏季「芝加哥市文化中心」選了十五部來自世界各國的影片,免費供市民欣賞。另外,影展為突顯歷年參選的影片,每個月特別挑選一部曾經放映過的作品,為主打影片。蔡明亮於1997年導演的「 河流」,很榮幸被選為七月的主打影片。
  懷著一顆興奮的心,我去看這部電影。看完電影後,卻很失望,很不喜歡,覺得很嘔心,為什麼台灣會送這種電影參展?更奇怪的是為什麼這種電影會得獎?
  這是一部寫實電影,要表現的是都會人的疏離,性別的無奈,家庭的冷漠。但看完這部電影,讓我感覺許多不對勁,它把台灣人演得太誇張,把寫實拍得過於抽象、扭曲。
  我在台灣長大,知道台灣的人擁有一顆熱忱的心,台灣人沒有那麼冷漠,可是電影讓人感覺台灣是個無情社會。台灣人最重視家庭的倫理,即使父母感情不睦,對於孩子,絕對不會視若無睹,但是這部電影,把一個家的感覺,拍得支離破碎,父出櫃,母外遇,兒如行屍走肉,人性之間,除了孤獨,就沒有別的。我熟悉的台北街道,乾乾淨淨,垃圾車每天出來收垃圾,但這部影片的導演,卻刻意拍男主人搭公車前,把一袋垃圾丟在公車站牌前一堆垃圾裡的畫面,好像台灣人的生活型態就是這樣。台灣的房子沒有糟到逢雨必漏的程度,可是影片中的台灣住宅,卻給人這樣的印象。台灣的醫療水準一流,病人也不會無藥亂投醫,電影卻把台灣人描述成只會求神問卜,相信巫醫的群眾。
  電影中許多緩慢節奏的長鏡頭,更讓我受不了,例如,把一個男人的「小解」鏡頭,整整拉長一分鐘,不知道象徵什麼?性暗示嗎?一秒鐘的鏡頭,足足贈與六十秒,讓人壓抑得頭昏腦脹,越看越想逃出戲院。同性戀議題,固然是現代社會不可避免的一環,但電影中把台灣的同性戀者,描繪成除了性愛發洩,就只剩孤獨,對同性戀者來說,是很不公平的評價。
  影片放映中,我看那些美國人邊看邊溜走,因為是台灣的電影,我還是強忍住不愉悅,慢慢把它看完。電影散場時,觀眾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二。我聽到坐在我後頭的幾個美國人在談論,說一點都不好看,不知道這部電影在演什麼,一點意義都沒有。我碰到幾個認識的朋友,大家的共識是,這是什麼電影?除了破壞台灣的形象外,要表現的東西又是什麼?
  一部電影,雖得評審青睞,卻難以攫獲觀眾的心,這樣的電影,又有什麼意義呢?這又讓我聯想到許多文學獎的作品,有些作品,刻意迎合評審口味,文字內容卻晦澀難嚥,無法引起共鳴,然而它卻得獎,這樣只寫給評審看的文章,終會被讀者唾棄的。
  走出戲院,涼風陣陣吹來,心中有點遺憾,一部在國際影展放映的電影,一部得獎的台灣電影,一部本月主打的電影,我卻坐在戲院中,看著美國觀眾搖著頭,一個一個離去,每一分,每一秒,都有人從座位離開。第一次感覺到,台灣的電影,讓我覺得那麼失落,讓我覺得為什麼?為什麼台灣要選出這樣的影片,來讓外國人欣賞?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