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September 12, 2008

肉鬆麵包

  電視節目正在介紹國宴大餐,記者帶領大家走訪圓山飯店的廚房。節目內容活潑生動,知性有趣,畫面上琳瑯滿目的餐點,更引人垂涎。其中一段訪談,令我印象深刻,飯店經理告訴記者:「國宴的菜單除了要展現我國的特色,也要顧慮國際禮儀及各國的風俗民情,因此,有些菜色是絕對不上國宴餐桌的,像豬肉和牛肉就是。回教國家不吃豬肉,你不能讓他們看到豬肉在餐桌而顯得尷尬。」幾句話,勾起我無限的悵惘,直到現在,我仍不能原諒自己的大意與疏忽。
  許多年前,我在伊利諾理工學院選修英文課,班上同學來自世界各地。有幾個土耳其的學生,經常在一起,他們都是公費出國的工程師,畢業以後,都要回土耳其服務。
  整個學期大家相處得非常愉快,我和他們也成了好朋友。期末考後,英文老師邀請我們當晚到她的宿舍聚餐,並且要每人準備一道拿手菜。
我的廚藝,在中國同學中早已出了名,這回要上國際餐桌,當然更馬虎不得。我當時剛學會做牛角麵包,就現學現賣吧!我小心翼翼的包上肉鬆,再將麵皮抹上蛋黃,從內餡到外皮,甚至烘烤的時間,我都花了心思仔細變花樣。當四十個精緻的小麵包完成時,我的喜悅可想而知。剛出爐的麵包暖烘烘,我即刻帶到老師家。
  幾分鐘後,同學都到齊了,各式菜色擺滿桌,雖不能比美滿漢全席,卻彷如一個小小的聯合國餐宴。我那道黃橙橙的麵包,外表雖西化了但內餡包的是肉鬆,仍具有中國傳統的特色。中國同學品嚐後,感動得不得了,他們好久沒享受過這麼美味的肉鬆了。泰國同學吃了也讚不絕口。幾個土耳其同學湊過來,什麼話都沒說,拿起麵包猛啃,然後豎起大姆指,肯定我的傑作。
  突然,甲同學問我,這裡面包的是什麼?我解釋了半天,他還是不明白什麼是肉鬆,就進一步追問,是什麼肉做的?我得意的告訴他:這麼特殊的東西當然是「豬肉」。沒想到他一聽到豬肉,馬上變了臉,非常憤怒,並且,再一次質問我,你不是開玩笑吧!我嚇了一跳,目瞪口呆,還來不及回答,另一位土耳其同學乙馬上過來打圓場,拉著我說,趕快跟他說是開玩笑的。我內心交戰著,該說謊嗎?乙急急搶著幫我回了:「她是開玩笑的!」,甲很生氣的撂下一句:「她要害我」。老師家小小的客廳,愉悅的歡笑聲中,凝聚一股這麼突如其來的怒氣,讓我再也開心不起來。
  我在角落坐下,內心久久無法平靜。乙靠過來安慰我:「你不要介意喔!我們國家有很多回教徒不吃豬肉的」,我說:「你不是也吃了嗎?你難道不介意?」他回答:「我平常不吃的,但偶爾不注意吃到,就當做沒那麼一回事,也不那麼在意。」
  那一夜,甲都沒再跟我說一句話。後來在校園內碰到,他也不理我,整個學期的情誼,就在那幾秒鐘之內完全瓦解。肉鬆麵包,讓我們從熟悉的彼此,回復到學期初的陌生。偶爾,我想起他課堂上侃侃而談的模樣,想起他介紹土耳其風景時,曾展示許多風格獨特的攝影作品,但為什麼他從來沒有提到他是回教徒,還有,他不吃豬肉。
  大約一年後某天,我在市場碰到乙,他帶著妻子、小孩一起買菜,見到我時,親切地和我揮揮手,我告訴他:我會永遠記得土耳其人不把豬肉列入菜單,但也許他是個例外,他仰頭大笑。這麼多年來,我仍記得他,也很感謝他在那麼尷尬的場合幫我打圓場。
  經過那次餐會,現在不論宴客或偶爾參加朋友一家一菜的聚餐,我都特別謹慎,不再只顧炫耀自己的拿手菜,而不管來賓的口味。我會先探聽大家的喜好、宗教信仰,查明誰吃葷、誰吃素,有誰不愛海鮮,有誰不吃牛肉,才決定我的菜單。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,庖廚事小,理亦如是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