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March 17, 2011
除雪過新年
氣象專家所說的「暴風雪」(Blizzard),是指風速超過每小時三十五英里(約五十六公里 ),氣溫低於華氏二十度(約攝氏零下七度),能見度連續三小時以上低於四分之一英里(四百公尺)的雪暴。如果風速達每小時四十五英里(約七十二公里),氣溫降到華氏十度(約攝氏零下十二度),能見度連續三小時為零(通常能見度在一百公尺以內,就算是零),就稱為「猛烈暴風雪」(Severe Blizzard)。芝加哥雖經常下雪,但照這樣的標準,暴風雪在芝加哥地區是很少發生的。
除夕前一天下午三點開始,到除夕當天下午三點,整整二十四個小時,芝加哥歷經一場猛列暴風雪,積雪超過二十吋,是芝加哥史上第三大的暴風雪,整個城市陷於癱瘓。雪停以後,也顧不了還要準備年夜飯,我們即開始除雪,因為接著又有一波更冷的寒流來襲,如果不趁著雪還鬆軟的時候,趕快清出一條道路,等它結凍成冰就更麻煩。
大年初一,雖然陽光普照,但冬日的太陽有光卻無暖意,氣溫約在華氏負四度(攝氏零下二十度左右),冒著寒風,我們還得繼續除雪。
我在芝加哥住了二十年,像這樣的猛烈暴風雪,這是第二次碰到,另一次是一九九九年的國曆新年,那次的降雪量累計二十一點六吋。芝加哥史上最大的風雪發生在一九六七年一月,累計二十三吋積雪。歷史記錄,通常是以芝加哥歐海爾國際機場的降雪量為基準來計算。雖然同樣在芝加哥,但各地的降雪量仍有很大的差異,像我住在密西根湖畔附近,因為有湖邊效應的關係,我們這區降雪量通常比其他地區還多。
這次雪暴,新聞鬧得最大的,不是機場變成鬼域空無一人,班機取消兩千多班,而是芝加哥最美的湖濱高速公路,因密西根湖的大浪湧上路面,造成路面結冰,以致有超過一千五百輛的車子在狂風暴雪中動彈不得。有人在車中困了九個半小時,許多人因為汽油耗盡,不得不棄車逃離。湖濱公路從二月一日晚間八點開始封路,到二日清晨四、五點,消防人員還在忙著將困在車內的人救出。拖車大隊連續三十六個小時不得休息,將一部部車子從雪中挖出,拖吊到附近好幾個停車場暫時停放。最慘的是那些棄車而去的車主,風雪停後,竟然不知要到何處去尋回自己的車子。
年輕時在台灣,沒見過雪,對雪有無限嚮往,聽說合歡山下雪了,一群人浩浩蕩蕩開車上山去,到了山上,雪早已融化成水,濕濕答答,一路泥濘,但深深吸一口山中清新空氣,仍有一種被雪洗禮過的心滿意足。來美國後,年年下雪,雪早已從無盡詩意變成一種負擔,一聽說要下雪,直覺的反應就是「慘了!又要除雪。」
雖然雪的破壞力強大,但我總覺得它還是所有天災中最優雅的。雪不像地震,瞬間震得屋殘瓦敗,人心惶惶,它也不像颱風,來襲時帶來狂風豪雨,掀起驚濤駭浪。即便稱它是「猛烈暴風雪」,它降下時,也不帶怒氣,除了偶爾的強風加閃電外,仍是輕飄飄、軟綿綿,充滿神秘,讓人一點都察覺不出它的威力。
除夕當天,風雪未停時,我手捧綠茶坐在窗邊賞雪,看它慢慢堆積,望向窗外一片銀白世界,心想,神話中最美麗的詩篇,也不過如此呀!我並沒有去揣想它會帶來的災禍,直到要出去掃雪那一刻,後門打不開,才知道大難已臨頭。
我家的車庫在後面,但後門已被積雪堵住,根本沒辦法出去。還好側門是向內開,沒被封住,只得從側門往車庫方向挖,要從深及大腿的雪中,開出一條路,真要費九牛二虎之力。更離譜的是,當車庫的鐵門打開時,迎面而來的是一道雪牆,路全被封死了,只得全家總動員,非常辛苦的挖出一條車道,讓一部車子可以開出,至少,我們不會坐困家中。
吃年夜飯時,我開始感覺腰酸背痛,年菜中臨時加了一道「生薑煮紅糖」以祛寒,天寒地凍中與雪奮戰,也算是非常獨特的過年體驗吧!
註:
在美國長度、距離以英里計,氣溫以華氏計。
在台灣長度、距離以公里計,氣溫以攝氏計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